影视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影视行业资讯

电视摄像的白平衡探讨


发布:派奇影视    发布时间:2014-03-01     来源:派奇影视 点击:3379次


电视摄像中的白平衡,是每一个电视摄像记者都会用到的一项重要概念。如何获得正确的白平衡,这在电视摄像中非常的重要。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的摄像记者对如何调整摄像机的白平只是一知半解,这样的结果就是,总是无法获得正确的白平衡。 

 一、白平衡的含义

白平衡是摄像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色彩还原。当我们用肉眼看大干世界时,在不同的光线下,对相同的颜色的感觉是基本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的时候,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感觉它是白色的,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白色的物体,感觉到它仍然是白色的,这是人类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人的大脑已经对不同光线下的物体的色彩还原有了适应性。但是,作为摄像机,可没有人眼的适应性,在不同的光线下,由于CCD输出的不平衡,造成摄像机色彩还原失真,具体表现为拍摄到白色的物体时,白色物体的色彩会发生偏红或者偏蓝,从而造成整个拍摄图像画面色彩的失真。

为了了解白平衡,就必须了解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色温。所谓色温,简单地说,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表示色彩。当物体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出一定的光线,此光线不仅含有亮度的成分,更含有颜色的成分。而温度越高,蓝色的成分就越多,图像就会偏蓝,相反,温度越低,红色的成分就越多,图像就会偏红。

很可能大家不容易理解这个道理,在这里举两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大家家里都有煤气炉,点燃煤气炉后你会发现,温度较低的外焰是红色的,而温度较高的内焰则是蓝色的;早上和下午太阳斜照的时候,看见太阳是红色的,而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看太阳,你就会发现,整个太阳是闪烁着蓝色。这两个例子可能不能准确地说明问题,因为这两个例子所反映的是温度表现出来的色彩,而开尔文温度则是用温度来表现色彩。使用电脑进行彩色图案设计的人,就会明白开尔文色温是怎么一回事,在Photoshop里面,色彩的定量是以数字来表现的,只要你在色温表里输入相同的数字,得出来的颜色就是一模一样的,不会有丝毫的偏差。

如果照射物体的光线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所反映出来的色彩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反映到摄像机里,就会产生在不同光线下色彩还原不同的情况。我们在使用摄像机拍摄图像的时候,由于每一个场景光线源色温的不同,图像色彩还原都会有所不同。要在电视摄像中很正确地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首先得了解各种光线的色温。

下面是一些光线的色温情况:

发展之路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光线下色温相差十分悬殊,造成摄像机在不同的光线下色彩还原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摄像机都具有白平衡校正功能,对不同的色温进行补偿,从而真实地还原拍摄物体的色彩。

 二、影响白平衡实现的因素

摄像机的白平衡功能分两种:

自动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功能。自动白平衡是摄像机能够根据拍摄的光线条件在一定的色温范围内自动地进行白平衡校正而无须干预,其能够自动校正的色温范围大约在2500K-7000K之间,超过这个范围,摄像机将无法自动校正而造成拍摄画面色彩失真。因此,超过这个范围就需要使用手动白平衡功能进行白平衡的校正。

然而,在实际拍摄中,却有比例不小的摄像记者没能调整到最理想的白平衡,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总是把人的脸部肤色拍成像烧猪皮一样,发红发紫。事实上,仅仅懂得各种光线源的色温是远远不够的。

会议新闻最需要拍摄人物,因此我们就拿会议新闻的白平衡校正作为重点来讲。

记者经常在自己的包里带上一张白纸,以便在需要重新调整白平衡的时候使用,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你会找不到白色物体作为白平衡调整校正的参照物,有了这么一张白纸,实在是方便多了。然而,许多人之所以无法获得正确的白平衡,恰恰就是因为这张白纸,是这张帮助你的白纸坏了你的事。它往往让你的摄像机在经过用这张白纸作为参照物进行白平衡校正后,拍摄出来的人物的画面偏红,图像里面的人物肤色变得发红发紫。这让很多记者心里发毛,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会议新闻里要重点拍摄的对象就是领导,有些领导职位还很高,没能真实地还原领导的自然色彩,记者自己心里总不舒服。把领导拍摄成醉酒一样的红肤色,有损领导的形象,不但自己过意不去,也担心自己的拍摄水平受到怀疑。为什么说就是这张用于白平衡调整的白纸坏了你的事呢?如果只是知道调整白平衡需要白色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你就会栽在这里面。因为会议室的灯光很复杂,要获取正确的白平衡不是太容易,更因为你没有完全理解白平衡的概念。这话怎么说呢?色彩的真实还原需要通过白平衡的校正来实现,而调整白平衡需要有白色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那么,什么样的色彩是白色?调整白平衡需要什么样的白色呢?

很多人听到这样的提问就会哈哈大笑: 白色都不懂吗?白色还分很多种吗?

在大家笑过之后,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你知道什么颜色是黑色吗?你知道黑色有多少种吗?很可能你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只有那些常年从事印染的经验丰富的纺织工人才能回答,据说光是黑色就有两百多种。同样道理,白色也有很多种,但是至于到底有多少种白色,在这里就很难进行科学的划分了。不过,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一个白色的房间,四面墙都是白色的,天花板也是白色的,但你细心一看,每一个地方的白色又都有所不同。靠近窗户的墙壁,由于受到外面光线的照射,就特别的白,如果是好天气,这种白色就会带有美术上所说的暖色调,如果是有太阳光照射在墙壁上,不但亮度大,而且暖的色调就更强;但在没有光线照射、只是有光线折射的墙壁上,色调会稍微冷一些,也就是说,色温要高一些。另外,你观察到天花板的色彩,又会与墙壁有所不同。而即使是在同一块墙壁,靠近窗户的地方和远离窗户的地方,它们的色彩都有变化;天花板的墙角,色彩较暗,但仍然是白色,而这个角落的三面白色,色彩也各不相同;打开灯管后,房子的墙壁还是白色,但色彩又有了变化。所以说,白色有很多种。

由于白色本身就有很多种,那么,使用不同的白色参照物进行白平衡调整,拍摄物体所还原的色彩自然就会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记者自己使用白纸进行白平衡调整后反而把人的肤色拍得偏红的根本原因。

知道了原因后,怎么解决这个许多人都忽视了的问题呢?

事实上,要解决把人物肤色拍摄得偏红的问题,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你真正理解了色彩还原的道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如果你是把人物的肤色拍摄得偏蓝了,理解了色彩还原的道理,问题同样解决了。

三、电视摄像白平衡的实现

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色彩还原。也就是说,当你把一个白色物体当成白平衡校正的参照物的时候,物体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白色,就会被摄像机所锁定,在摄像机的色彩识别中,就会把这种白色当成标准的白色。所有的颜色,都以这种标准白色作为基准来进行还原。凡是比这种白色的色温高的色彩,都被摄像机机械地划分成高色温的色彩,凡是比这种白色的色温低的色彩,都被摄像机机械地划分成低色温的色彩。在这时候的摄像机色温记忆中,这个参照物的白色就是区分高色温和低色温的坐标的0点处,不同的色温向左右分别排列,与这种锁定为基准的白色相比,越红的物体就越红,越蓝的物体就越蓝。

拿三张白纸来举例说明:

一张白纸的色彩是美术上所指的钛白,也就是标准的白色,我们称它为B白纸,另一张白纸的色彩比B白纸稍微偏蓝,我们称它为A白纸,第三张白纸的色彩比B白纸稍微偏黄,我们称它为c白纸。这A、B、C三张白纸,每一张单独拿出来看,都是白纸,只有把这三张白纸排列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出他们色彩的微小变化。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把这三张白纸按照A、B、C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开,如果我们拿中间的B白纸当成参照物来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那么,当把这三张纸拍摄到摄像机里后,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所显示的图像色彩就会是:A白纸偏蓝,c白纸偏黄,只有B白纸是标准的白纸。如果把色彩偏蓝的A白纸作为参照物来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那么,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里,A纸就是标准的白色,B白纸和C白纸都是偏黄的,而c白纸就更黄一些。

同样道理,如果我们把色彩偏黄的C白纸当成参照物来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A白纸、B白纸都偏蓝,而A白纸就更蓝一些,只有C白纸的色彩是标准的白色。由此可知,在进行会议新闻拍摄前,如果你调整白平衡的时候所用的白纸色彩偏蓝,拍摄到的人物其肤色就会偏红,而你的白纸如果不但白里偏蓝,而且亮度很高,那么拍摄出来的人物肤色就会是红里透着黑;

相反,如果你用来调整白平衡所用的白纸偏黄、偏红,拍摄出来的人物画面,其肤色就没有那么红,而如果白纸亮度不是太高,拍摄出来的人物肤色就会“年轻”许多。道理就这么简单。有些记者喜欢使用自动白平衡。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摄像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会使摄像机根据拍摄的景物画面中色块最大的白色色块进行自动调整白平衡,而在景物不断变化的拍摄过程中(比如需要拍摄的人物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又走到别的地方),因为摄像机能拍摄到的白色物体不断变化,摄像机的色彩还原就会不断变化,结果就是:人物的肤色不断的变化,上一组图像的色彩与下一组图像的色彩相差悬殊。不是万不得己,最好不要使用自动白平衡功能。当然,会议新闻拍摄的图像画面的好与坏,除了色彩还原这一因素以外,还与构图、景深有关,而景深的问题又与灯光的使用有关。

四、结束语

总之,在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需要,找准一个合适的白色物体作为参照物,绝不能随便拿出一张白纸就进行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





派奇微网站二维码